工作時間
早9:00 - 晚18:00
周六日休息
1 |
|
此水仙乃60年樹齡以上之老樅水仙茶樹,茶樹近地部有4個礦泉水瓶子大小,地點在武夷山景區水簾洞。 |
2 |
![]() |
稱重:8克
(2至4人品茶105毫升的泡茶杯中投放8克茶葉,5-8人喝茶要投放10克以上茶葉) |
3 |
|
【外形】條索較緊細、較重實,色澤烏黑,干香較馥郁,舒服,干香可以聞到老樅味。 【火功】中足火 此茶最合適老茶客的口味了,中偏足火功(用傳統木炭細火焙到中足火,歷經8小時)水仙特征顯,有輕微的木質老樅味,養胃。 在杯中放入約占杯容量的1/2茶葉量。
|
4 |
![]()
|
【審評】第一泡時長15秒,第二泡時長25秒,第三泡時長40秒,第四泡時長1分鐘,第五泡時長1分鐘15秒,第六泡時長1分鐘30秒,第七泡時長1分鐘45秒,第八泡時長2分鐘(最后一泡可以久泡,不苦不澀)。 【內質】香氣幽,馥郁,柔柔的香氣一直保持很久,純水仙之味(老茶客特喜歡),滋味容易泡出,第一泡味濃強(通過炭火技術,將內質提前泡出),3—5泡喝起來最有品感,水仙特征明顯,特別是后面幾泡老樅味慢慢顯出來(似木質味),滋味醇爽、滑,具有保胃作用,巖韻顯,回甘較好,第八泡香氣仍顯。湯色深橙紅至橙紅、艷麗。 |
5 |
![]() ![]() ![]() |
8泡后的葉底(在光線好的拍攝),雖經8小時的炭火焙后,絕大多數葉底保持新鮮度(不炭化),茶的活性仍在,部分起蛤蟆背。 |
在半發酵茶中,堪于鐵觀音匹敵的就是水仙了。水仙葉大呈深綠色,水性長,香味并重是其特征,它的得名亦有一段傳說:清朝康熙年間,有個福建人發現一座寺廟旁邊的大茶樹,因為受到該寺廟的壓制而分出好幾條扭曲變形的樹干,那人覺得樹干扭曲有趣,便挖出來帶回家種植。他巧妙的利用樹的變形,加以繁殖,結果培育出清香的好,閩南話的“水”就是美,因此,從美麗的仙山采得的茶,變名為水仙,令人聯想到早春開放的水仙花。???????